国企社会责任的浙能现象

发布时间:2012-12-07 来源: 环球塑化网 专题: 宏观动态 打印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作为省级能源类国有大型企业,浙能集团的发展和改革不仅体现在企业做强做大,还突出地体现在承担社会责任、保障能源安全、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不久前,第四届浙江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评选正式揭晓,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连续第四次荣获这一荣誉称号。

  “能源企业关系国计民生,必须同时抓好经营管理和社会责任。 ”浙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吴国潮这样表示。

  保供给:打造能源保障“主引擎”

  “缺煤少油无气是浙江的客观省情,浙江也戴了多年‘全国最缺电省份’帽子。作为省属能源企业,保障全省能源安全供给是浙能集团的首要责任。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浙能集团总经理童亚辉说。

  浙能集团是2001年2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组建成立的省级能源类国有企业。经过十余年发展,浙能集团从成立时控股管理发电装机容量376万千瓦的小型地方能源企业,发展成为装机容量超2200万千瓦,业务涵盖电源(电厂、发电站等)建设、电力生产、煤矿投资开发、煤炭流通经营、天然气开发利用和能源服务业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浙能集团作为综合型能源供应商的保障地位日益突出。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浙能集团累计为全省提供电力占全省统调发电量的50%;采购占全省电煤需求量的40%;供应天然气占全省销售量的97%。

  浙江省能源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浙江省能源供应尤其是电力保障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浙能集团不仅是日常电力供给的“主引擎”,在遭遇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时更是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2008年春节前后,浙江遭遇了几十年罕见的严重冰雪灾害,省外电力无法调入、省内部分电厂停产。浙能集团立即启动事故灾害应急预案,连本该调停检修的机组也继续发电生产,并以不到浙江省1/2的装机容量承担了全省近70%的发电负荷,确保全省电力供应渡过难关。

  今年8月8日,强台风“海葵”正面袭击浙江。 8月6日上午,浙能集团就向所属企业下发了防台风紧急通知。从8月7日下午开始,集团董事长吴国潮、总经理童亚辉、总工程师朱松强等坐镇浙能防台风指挥中心,副总经理孙玮恒身赴一线指挥处置。台风期间,浙能集团未发生一起人身伤害和电力安全事故(事件);天然气管网安全稳定运行,全长560多公里的天然气长输管线未发生一起泄漏、爆炸等事故(事件),保证了全省电力、天然气供应的连续稳定。

  据了解,浙江属台风多发省份,而夏季又是电力需求高峰期。浙能集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舍小家、顾大家”的责任感和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有效防范台风,确保机组的稳发满发。

  近年来由于电煤、燃油等基础能源价格不断飙升,浙能集团饱受“市场煤、计划电”之苦,为此,集团始终将“确保安全满发”放在首位,圆满完成保电任务。

  保生态: “绿色能源”助浙江天蓝、地绿、水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大型能源企业,浙能集团在实施以电为主,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服务业等多业并举的“大能源战略”过程中,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建设成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据介绍,浙能集团“绿色能源计划”的具体做法是:

  节能减排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浙能集团制定年度节能目标,注重目标考核和过程管理,确保节能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供电煤耗逐年下降,因此被评为“浙江省‘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先进集体”。集团积极践行“十一五”减排承诺,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脱硫改造,近五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23.5万吨,综合脱硫效率达92%,烟气除尘率达 99.9%以上,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减排效率达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公司全面推开旗下34台共1439万千瓦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硝改造,计划2014年完成改造,预计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9万吨。

  优化发展煤电。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等“大项目”投资为突破口,加快调整优化煤电结构,耗煤低、排放少的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装机容量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66.38%,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0.22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清洁、环保型燃气机组。浙能集团还承担了省政府部署的“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14个天然气热电联产抢建项目中的5个,其中浙能萧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第一台机组已并网发电。

  按照“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思路,在全国范围开拓水电资源。截至2011年底,浙能集团控股水电站共计82.45万千瓦。

  推进新能源开发。集团投资兴建的首个新能源风电项目——洞头风力发电场于2009年3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慈溪近海风电场项目测风塔已完成两年测风数据。龙泉生物质发电项目也于近期正式开工。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核电。浙能集团逐步增大核电投资比例,参股投资秦山核电二、三期,以及三门核电一期、辽宁徐大堡核电等项目。

  据统计,截至2011年,浙能集团气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机组容量已达229.3万千瓦,占公司总装机容量的10.41%。

  浙能集团“绿色能源计划”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让浙江的水更清、天更蓝,为打造“生态浙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促和谐:探求产业帮扶新模式

  浙能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将承担国企的社会责任牢记心中。无论是汶川大地震、玉树抗震救灾、西南抗旱,还是省内结对帮扶,浙能集团都走在浙江省属国企前列。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浙能集团捐款总额逾930万元,其中领导和干部员工个人捐款达500多万元,集团系统“特殊党费”总额达到243万元,居省属国有企业之首。 2011年,集团荣获浙江省红十字博爱功勋奖(金奖).

  与此同时,浙能集团积极探索“授之以渔”的产业帮扶新模式,并先后在省内和浙江援疆过程中得以实践。

  位于浙江经济欠发达地区丽水市的滩坑水电站是浙江省继新安江水电站之后的第二大水电站,也是浙能集团第一个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项目总投资48.3亿元,由浙能集团承担建设和运营,是浙江省“百亿帮扶致富”项目之一,也是迄今省内最大扶贫项目。

  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滩坑水电站于2008年8月建成蓄水并投入商业运营后,每年节约标煤34万吨,带动库区5万移民下山脱贫,从根本上扩展了当地人民生活发展空间。同时,滩坑水电站也加速了丽水地区中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整个浙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在滩坑水电站建设中,浙能集团投入2亿多元资金,建成分层取水系统、4000千瓦生态机组和实施上游取石料方案等。在其后的运行中,生态环保理念被进一步贯彻。 2011年2月,浙能北海水电公司在滩坑水电站所处瓯江小溪流域投放香鱼35万尾,旨在积极改善瓯江小溪流域生态环境。香鱼投放先后分五期进行,至今已达140万尾。 2012年10月24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院初审通过了滩坑水电站建造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站工程。

  2011年7月,被誉为“生态机组”的滩坑水电站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尽管该机组只有4000千瓦装机容量,但它可以在滩坑水电站其余3台大机组均不发电的时候,以4立方米/秒的发电水流量,维持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和小溪流域的生态平衡,确保鼋、香鱼等珍稀水生生物有一个温暖的家。

  不久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程赴新疆阿克苏地区采访,作为浙江省产业援疆的主要企业,浙能集团已有投资20多亿元的新型环保材料、热电厂等项目在此落地。其中浙能新疆兴源天达加气砌块项目一期工程于2011年6月试生产,比常规工期提前9个月,成为浙江省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首个建成、投产的生产项目。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环球塑化资讯 https://www.pvc123.com/news/
本文链接:https://www.pvc123.com/news/2012-12/193073.html
免责声明:本文"国企社会责任的浙能现象"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PVC123无关。环球塑化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769-38998777 邮箱:pvc@pvc123.com 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